尊龙人生|蜜桃95|重磅!可再生能源“十四五”规划来了
2023-01-28
尊龙凯时✿✿,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✿✿,尊龙凯时 - 人生就是搏!✿✿,6月1日✿✿,国家发改委✿✿、国家能源局✿✿、财政部蜜桃95✿✿、自然资源部✿✿、生态环境部✿✿、住房城乡建设部✿✿、农业农村部✿✿、气象局✿✿、林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✿✿。《规划》明确✿✿,目标到 2025年✿✿,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✿✿,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%左右✿✿;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.3万亿千瓦时左右✿✿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✿✿;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%和18%左右✿✿,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✿✿;太阳能热利用✿✿、地热能供暖✿✿、生物质供热✿✿、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✿✿。
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指出✿✿,上述目标的确定综合考虑了各类非化石能源的资源潜力✿✿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✿✿、开发利用经济性等多种因素✿✿,能够为完成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%左右和2030年25%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✿✿。初步测算✿✿,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亿吨✿✿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万吨✿✿,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60万吨✿✿,减少烟尘排放约10万吨✿✿,年节约用水约40亿立方米✿✿,环境和社会效益突出✿✿。
《规划》强调✿✿,“十四五”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✿✿、陆上与海上并举✿✿、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✿✿、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✿✿、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✿✿,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✿✿,“三北”地区优化推动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尊龙人生✿✿,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✿✿,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就地就近开发✿✿,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✿✿;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✿✿,明确以沙漠✿✿、戈壁✿✿、荒漠地区为重点✿✿,加快建设黄河上游✿✿、河西走廊✿✿、黄河几字湾✿✿、冀北✿✿、松辽✿✿、新疆✿✿、黄河下游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✿✿,藏东南✿✿、川滇黔桂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✿✿;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✿✿,重点推进技术创新示范✿✿、开发建设示范✿✿、高比例应用示范等三大类18项示范工程✿✿,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术✿✿、新模式✿✿、新业态✿✿;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✿✿,重点推进城镇屋顶光伏行动✿✿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✿✿、千家万户沐光行动✿✿、乡村能源站等九大行动计划✿✿,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保障规划全面落地✿✿。
各省✿✿、自治区✿✿、直辖市✿✿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✿✿、能源局✿✿、财政厅✿✿、自然资源厅✿✿、生态环境厅✿✿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✿✿、农业农村厅✿✿、气象局✿✿、林业和草原局✿✿,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✿✿,有关中央企业✿✿:
为深入贯彻“四个革命✿✿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✿✿,落实碳达峰✿✿、碳中和目标✿✿,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✿✿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和《“十四五”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有关要求蜜桃95✿✿,我们组织编制了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✿✿。现印发给你们✿✿,请遵照执行✿✿。
近日✿✿,国家发展改革委✿✿、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✿✿。《规划》对“十四五”期间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作出哪些部署?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✿✿、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✿✿。
问✿✿:我们注意到✿✿,《规划》提出“十四五”时期可再生能源要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✿✿,请问如何理解“高质量跃升发展”?在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✿✿,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哪些新的特征?
答✿✿:党的十八大以来✿✿,在习近平总书记“四个革命✿✿、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✿✿,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✿✿,装机规模已突破10亿千瓦大关✿✿,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%✿✿。其中✿✿,水电✿✿、风电✿✿、光伏发电✿✿、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连续17年✿✿、12年✿✿、7年和4年稳居全球首位✿✿,光伏✿✿、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✿✿,为构建煤✿✿、油✿✿、气✿✿、核✿✿、新能源尊龙人生✿✿、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✿✿,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奠定坚实基础✿✿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✿✿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尊龙人生✿✿,也是我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✿✿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攻坚期✿✿。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✿✿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✿✿,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✿✿,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纵深推进能源革命✿✿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举措✿✿,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✿✿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✿✿,更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✿✿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承诺的主导力量✿✿。
面对新形势新要求✿✿,“十四五”期间可再生能源要在“十三五”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✿✿,进一步实现“高质量跃升发展”✿✿,体现在两个方面✿✿。一方面✿✿,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✿✿,还要在碳达峰后以远少于发达国家的时间实现碳中和✿✿,必须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内夯实能源转型基础✿✿,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必“以立为先”✿✿,进一步换挡提速✿✿,成为能源消费增量的主体✿✿,加快步入跃升发展新阶段✿✿。另一方面✿✿,“十四五”时期✿✿,我国可再生能源既要实现技术持续进步✿✿、成本持续下降✿✿、效率持续提高✿✿、竞争力持续增强✿✿,全面实现无补贴平价甚至低价市场化发展✿✿,也要加快解决高比例消纳✿✿、关键技术创新✿✿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✿✿、稳定性可靠性等关键问题✿✿,进一步提质增效✿✿,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✿✿。
进入新阶段✿✿,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将呈现新特征✿✿。一是大规模发展✿✿,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✿✿,进一步加快提高发电装机占比✿✿;二是高比例发展✿✿,由能源电力消费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✿✿,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✿✿;三是市场化发展✿✿,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展✿✿,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✿✿;四是高质量发展✿✿,既大规模开发✿✿、也高水平消纳✿✿、更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✿✿。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✿✿,发挥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导作用蜜桃95✿✿,为实现碳达峰✿✿、碳中和目标提供主力支撑✿✿。
问✿✿:“十四五”是碳达峰的关键期✿✿、窗口期✿✿,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也对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出明确要求✿✿。请问✿✿,《规划》设定了哪些新目标✿✿,提出了哪些新思路✿✿,部署了哪些新举措?
《规划》锚定碳达峰✿✿、碳中和目标✿✿,紧紧围绕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%左右的要求✿✿,设置了4个方面的主要目标✿✿:一是总量目标✿✿,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✿✿,“十四五”期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量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%✿✿。二是发电目标✿✿,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.3万亿千瓦时左右✿✿,“十四五”期间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%✿✿,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✿✿。三是消纳目标✿✿,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和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分别达到33%和18%左右✿✿,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✿✿。四是非电利用目标✿✿,2025年太阳能热利用✿✿、地热能供暖蜜桃95✿✿、生物质供热✿✿、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✿✿。这些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各类非化石能源的资源潜力✿✿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✿✿、开发利用经济性等多种因素确定的✿✿,能够为完成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%左右和2030年25%左右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✿✿。
为落实上述目标✿✿,《规划》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✿✿,一是坚持以高质量跃升发展为主题✿✿,以提质增效为主线✿✿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✿✿,二是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✿✿、陆上与海上并举✿✿、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✿✿、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✿✿、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✿✿、发电利用与非电利用并举✿✿,三是坚持以区域布局优化发展✿✿、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✿✿、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✿✿、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✿✿,重点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✿✿。
在供给方面✿✿,优化发展方式✿✿,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✿✿。在“三北”地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✿✿,在中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✿✿,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✿✿,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✿✿。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✿✿,积极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开发✿✿,稳妥推进海洋能示范化开发✿✿。在消费方面✿✿,促进存储消纳✿✿,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✿✿。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✿✿,优先促进就地就近消纳✿✿,积极推动外送消纳✿✿,加强可再生能源电热气多元直接利用✿✿,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✿✿,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✿✿。在技术方面✿✿,坚持创新驱动✿✿,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尊龙人生✿✿。推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等创新机制✿✿,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攻关力度✿✿,积极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✿✿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✿✿,强化可再生能源创新链支撑✿✿。在体制方面✿✿,健全体制机制✿✿,市场化发展可再生能源✿✿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✿✿,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✿✿,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✿✿,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机制✿✿。在国际合作方面✿✿,坚持开放融入✿✿,深化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✿✿。持续参与全球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✿✿,深化推进国际技术与产能合作✿✿,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✿✿。
问✿✿: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明确提出在沙漠✿✿、戈壁✿✿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✿✿,请问“十四五”期间如何推动大型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?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✿✿,亲自谋划✿✿、亲自部署✿✿、亲自推动沙漠✿✿、戈壁✿✿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✿✿。目前✿✿,第一批约1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近九成✿✿,以沙漠✿✿、戈壁✿✿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正在加快实施✿✿,向世界展现了 我国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信心✿✿、雄心和决心✿✿。
规划建设以沙漠✿✿、戈壁✿✿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✿✿,是贯彻落实党中央✿✿、国务院决策部署✿✿,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✿✿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✿✿、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✿✿。《规划》明确提出以沙漠✿✿、戈壁✿✿、荒漠地区为重点✿✿,加快建设黄河上游✿✿、河西走廊✿✿、黄河几字弯✿✿、冀北✿✿、松辽✿✿、新疆✿✿、黄河下游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✿✿;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✿✿;依托西南水电基地调节能力和外送通道✿✿,统筹推进川滇黔桂✿✿、藏东南二大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✿✿;优化近海海上风电布局✿✿,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✿✿,推动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✿✿,重点建设山东半岛✿✿、长三角✿✿、闽南✿✿、粤东✿✿、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✿✿。
我们将坚持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✿✿,坚持规模化✿✿、集约化尊龙人生✿✿,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✿✿、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✿✿、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✿✿,为保障电力供应蜜桃95✿✿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✿✿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✿✿。
问✿✿:《规划》提出“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”✿✿,请问“十四五”期间将如何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?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✿✿。《规划》坚持把创新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根本动力✿✿,坚持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✿✿,着力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术✿✿、新模式✿✿、新业态✿✿。
一是技术创新示范✿✿。布局前沿方向✿✿,重点推进深远海风电技术示范✿✿、光伏发电户外实证✿✿、新型高效光伏电池✿✿、地热能发电✿✿、中深层地热供暖等示范✿✿,切实增强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力✿✿、竞争力✿✿。
二是开发建设示范✿✿。聚焦多元融合✿✿,重点开展光伏治沙✿✿、光伏廊道✿✿、深远海平价海上风电✿✿、海上能源岛✿✿、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深度融合发展✿✿、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✿✿、生物天然气✿✿,以及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等示范✿✿,探索可再生能源多品种互补✿✿、多场景综合发展新模式✿✿。
三是高比例应用示范✿✿。围绕高比例消纳✿✿,重点实施中小型抽水蓄能✿✿、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应用✿✿、绿色能源示范县(园区)✿✿、村镇新能源微能网✿✿、清洁能源示范省等示范✿✿,多措并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✿✿。
《规划》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✿✿、新型城镇化✿✿、乡村振兴✿✿、新基建✿✿、新技术等深度融合✿✿,重点部署了九大行动✿✿,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保障规划全面落地✿✿。一是城镇屋顶光伏行动✿✿,重点推动可利用屋顶面积充裕✿✿、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好的政府大楼✿✿、交通枢纽✿✿、学校医院✿✿、工业园区等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✿✿,提高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率✿✿。二是“光伏+”综合利用行动✿✿,在农业领域开展农光互补✿✿、渔光互补✿✿,在交通领域推进光伏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✿✿、高速铁路沿线设施✿✿、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领域应用✿✿,在信息领域开展光伏与5G基站✿✿、数据中心等融合✿✿。三是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✿✿,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✿✿,以县域为单元大力推动乡村风电建设✿✿。四是千家万户沐光行动✿✿,统筹乡村屋顶资源✿✿、村集体集中场地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✿✿,助力乡村振兴✿✿。五是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✿✿,推进老旧风电和光伏发电设备退役和升级改造✿✿,提升电站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性✿✿。六是抽水蓄能资源调查行动✿✿,加大抽水蓄能电站选点工作力度✿✿,选择不涉及生态红线✿✿、地形地质等条件合适的站点✿✿,加快开发建设✿✿。七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供热行动✿✿,推动建筑领域✿✿、工业领域可再生能源供热✿✿,统筹规划✿✿、建设和改造供热基础设施✿✿,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✿✿、梯级利用的供热体系尊龙人生✿✿。八是乡村能源站行动✿✿,在居住分散✿✿、集中供暖供气困难✿✿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✿✿,建设以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站为主的乡村能源站✿✿;在人口规模较大✿✿、具备集中供暖条件的乡村地区✿✿,建设以生物质锅炉✿✿、地热能等为主的乡村能源站✿✿。九是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✿✿,加快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地区及革命老区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✿✿,推进中东部地区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进程✿✿,提升农村电网信息化✿✿、自动化✿✿、智能化水平✿✿,筑牢乡村振兴电气化基础✿✿。
问✿✿:“十三五”期间✿✿,可再生能源在惠民利民✿✿、助力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✿✿。请问“十四五”期间✿✿,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✿✿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✿✿,建设乡村清洁能源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?
农村能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✿✿。农村地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✿✿,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能需求✿✿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✿✿、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✿✿。“十三五”时期✿✿,我们重点开展了农网升级改造✿✿、水电移民等扶贫工程✿✿,特别是创新实施光伏扶贫✿✿,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✿✿,惠及415万贫困户✿✿,成为农村地区搬不走的“绿色银行”“阳光银行”✿✿,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✿✿。“十四五”期间✿✿,《规划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✿✿,重点在五个方面大力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✿✿,加快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乡村清洁能源利用体系✿✿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✿✿,助力乡村振兴✿✿。
一是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✿✿、千家万户沐光行动“双千万”行动✿✿,利用乡村建筑屋顶✿✿、院落空地✿✿、田间地头✿✿、设施农业✿✿、集体闲置土地✿✿、通过村集体土地作价入股✿✿、农民参股等方式✿✿,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展✿✿,在提升乡村绿色电力自给率的同时✿✿,推动乡村产业发展✿✿,壮大村集体经济✿✿,增加农民收入✿✿。二是构建县域内城乡融合的多能互补清洁供暖体系✿✿,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清洁供暖✿✿,因地制宜推动地热能✿✿、太阳能✿✿、电能供暖✿✿,提升农村清洁供暖水平✿✿,助力宜居乡村建设✿✿。三是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✿✿,以县域为单位积极开展生物天然气示范✿✿,提高有机废弃物✿✿、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✿✿,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✿✿。四是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✿✿,聚焦脱贫地区农村电网薄弱环节✿✿,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✿✿,满足农村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✿✿、电动汽车下乡等发展需要✿✿,筑牢乡村振兴电气化基础✿✿。五是开展乡村能源站行动✿✿,建设具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诊断检修✿✿、电动汽车充换电✿✿、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等能力的乡村能源站✿✿,探索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和运行机制✿✿,提升乡村可再生能源普遍服务水平✿✿。
答✿✿:可再生能源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✿✿。近年来✿✿,在党中央✿✿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✿✿,我国风电✿✿、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快速发展✿✿,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力量✿✿。“十四五”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✿✿,任务更加艰巨✿✿,对资源详查✿✿、用地用海✿✿、气象服务✿✿、生态环境✿✿、财政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✿✿,亟待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相关的土地✿✿、财政✿✿、金融等支持政策✿✿,强化政策协同保障✿✿。
为此✿✿,区别于以往规划✿✿,这次“十四五”规划首次采取九部门联合印发形式✿✿,既是规划发布形式的创新✿✿,更有助于形成促进新时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✿✿。